做好文化扶贫 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17-06-20 01:18:29来源:三农信息网作者:【大 中 小】
文化部于近日发布《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目标,提出八项主要任务,并将定期组织督查调研,统筹推进落实。《方案》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发展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文化的扶志扶智作用充分体现。贫困地区的艺术创作不断繁荣,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文化产业实现长足发展,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交流逐步扩大,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充实。
贫困地区在每个乡镇按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和一套体育器材,选取1个村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各地积极探索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使用、管理的科学路径,工程的示范效应已经显现,百姓文化获得感明显提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有力地激发了各地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基层工作加强年的有力抓手,产生了显著的带动效应。
笔者认为,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扶助,而贫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文化扶贫往往能用最少的钱,收到最大的效果,投入产出比很高。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文化扶贫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步步为营。底层人民,尤其是贫困农村人民,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匮乏与物质生活方面的贫困是联动共生的。由于文化教育的缺失因而造成了民众精神世界的封闭与思想的狭隘。因此,对于贫困地区,政府既要扶贫,也要扶文化,提高民众文化素养,建设美丽新农村。